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落幕:12 项合作落地引全球智力

  • 2025-10-29
  • 1

10 月 25 日,为期三天的 “高端装备技术交流洽谈会暨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 活动在济南圆满落幕。这场横跨青岛、济南、聊城三地的国际智力盛会,吸引了来自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 84 名外国专家齐聚齐鲁,与驻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接,最终以 12 项国际合作协议签署、2 个国际科研平台揭牌、4 名国外院士受聘的丰硕成果,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国际动能。

beats365,beats365,beats365官方网站,beats365亚洲版官网

作为第 23 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 “齐鲁行”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专司、山东省科技厅指导,山东科技大学主办,青岛市科技局、济南市科技局等多地部门联合支持,精准锚定山东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智慧农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创新需求。在青岛开幕式现场,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学锋指出,山东已与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此次活动正是推动全球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匹配的关键举措。

活动期间,国际合作的 “果实” 不断涌现。在高端装备领域,山东科技大学与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签署联合研发协议,聚焦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攻关;现代海洋领域,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与省内机构达成合作,助力海洋工程装备升级;智慧农业与生物医药领域,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加拿大健康科学院分别与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等单位敲定人才联合培养与 AI + 动物疫苗研发合作。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欧水下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与 “中白海洋光通信与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 同步揭牌,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奥托・赫尔佐格、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拉德米尔・别雷亲临见证,这两大平台将成为山东对接欧洲及独联体国家海洋科技资源的核心枢纽。

高端人才引育同步实现突破。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弗拉基米尔・菲拉列托夫、欧洲科学院院士王吉红、南非科学院院士哈利克・马苏德及阿根廷国立南方大学教授卡洛斯・萨瓦拉等 4 位顶尖专家,正式受聘为山东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君松表示,学校将以这些高端人才为纽带,进一步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网络,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落幕:12 项合作落地引全球智力

学术交流与实地调研让合作根基更加扎实。俄罗斯工程院副院长图波列夫・瓦列里围绕 “中外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欧洲科学院院士恩里克・埃雷拉・维埃德马聚焦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作主题报告,分享国际前沿成果。在青济两地,专家团先后走访中国 — 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青岛港、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 10 余个重点平台,山东能源集团的绿色能源技术、济南超算的算力支撑能力让外国专家印象深刻。“山东的科创基础设施与开放态度令人震撼,我们已与山东科技大市场达成 3 项技术转化意向。”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科研副校长恩里克・维埃德马如是说。

聊城分会场的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在茌平区举办的海外人才交流会上,8 位外国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开展讲座,与中通客车、聊城大学等单位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将国际智力服务延伸至鲁西地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专司综合计划处处长黄艳在活动总结中强调,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营造更优环境。山东省科技厅则透露,下一步将以本次活动为基础,建立海外专家长效合作机制,推动 20 余项初步达成的技术合作意向落地见效,让 “齐鲁行” 的智力红利持续释放。